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  新闻 | 图片 | 洛阳
洛阳:大小公园星罗棋布 生态红利普惠洛城

 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

  公园是一座城市的“魅力担当”。从历史悠久、闻名遐迩的王城公园,到绵延洛河两岸20多公里的洛浦公园,再到城市时代轴线上的兴洛湖公园……新中国成立70年来,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公园见证了洛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,更承载了一代代洛阳市民的美好回忆。

  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市加快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,一个个四季有绿、功能齐全的小游园在洛城遍地开花,既满足了人们健身、休闲、娱乐、改善人居环境等多重民生需求,也成为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态景观、建设幸福宜居现代化城市的生动注脚。

  东溪游园

  1 公园初建凤毛麟角:城市标志,承载记忆

  老洛阳人的家里几乎都珍藏着一张“公园照”:或许是王城公园牡丹仙子前的合影,或许是牡丹公园假山上的英姿……照片虽已斑驳泛黄,但大家对公园的记忆永不褪色。

  位于西工区的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,占地约39.77公顷,因坐落于东周王城遗址之上而得名,是全国第一座遗址公园,也是当时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。公园集牡丹观赏、历史文化、园林景观、大型游乐和动物园于一体,是我市标志性的公园,也是全市历史较悠久的公园之一。

  据王城公园史料记载,1956年,公园将老城一私人花园毕宅院内的15亩牡丹全部移入,当年“五一”正式对外开放。1958年,公园开始繁育牡丹,此后公园内牡丹的品种和数量连年增多。仅1973年,就增加牡丹品种100个。

  “当时公园门票五分钱,对大多数人来说逛公园还是相当奢侈的,只有逢年过节才有家长带着孩子来逛。”回忆起1974年年初到王城公园工作的场景,85岁的陈风贤老人记忆犹新,“当时公园里牡丹种植比较集中,植物很多,有狮虎院、小小的猴山和成群的虎皮鹦鹉……”

  1983年4月,首届牡丹花会(今改为牡丹文化节)在王城公园隆重举行。仅4月18日一天,进园观看牡丹的游客就达30万人次,当年花会王城公园接待游人150万人次。

  80岁的赵连恩曾任王城公园的书记、主任,在王城公园工作了16年。“1984年我调到王城公园工作,牡丹花会名声大噪,从天南海北赶来看牡丹的游客人山人海,园中的桥太窄了,过河要排队40分钟,只好临时搭建浮桥,方便游客游园。”赵连恩说。

  与王城公园“资历”相当的,要数始建于1956年的牡丹公园。牡丹公园原为明清时期的王府观赏花圃,位于涧西区国家“一五”期间建设的工厂、科研院所和商贸区之中,之后逐渐扩建改造成为集科普、教育、游览、古牡丹资源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游园,是中国第一个以“牡丹”为主题命名的公园。公园占地98亩,以牡丹观赏为主,假山、置石及园林花卉交相辉映,是市民休憩的好去处,成了涧西区几代工厂职工的珍贵回忆。

  兴洛湖公园

  2 公园伴随城市发展:刷新颜值,提升气质

  1984年,位于南昌路与九都路交会处的植物园对外开放,这是一座以栽培名贵植物为主,兼有游园性质的江南风格公园。1987年,公园更名为西苑公园。

  1997年,洛浦公园开工建设。56岁的汤恒乐是洛浦公园管理处后勤科的工作人员,也是参与洛浦公园建设的元老。他说,一期工程从西苑桥到洛阳桥,长6.5公里,南北两岸同步进行,工程规模大,资金困难,只好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集资金。

  “听说要兴建一个大型公益性公园,大家都非常拥护,有的企业捐款上百万,有的企业出车义务拉土,市民也纷纷捐款。”汤恒乐说,在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中,1999年,洛浦公园中段开园。

  如今,洛浦公园已成为穿越洛阳市区的一条绿色生态带,全长20多公里,跨洛河两岸,纵贯洛阳中心城区,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也为古都佩戴上一串美丽的绿色项链。

  王城公园(资料图片)

  2003年,坐落于洛河南岸的中国国花园开园迎客,园内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60余万株,成为展示洛阳形象,弘扬河洛文化、牡丹文化的窗口。

  2006年,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开园。园内共建有千姿牡丹园、梅园、海棠园、野趣水景园等17个专类园区,植物种类有2800多个,形成南北园艺交汇、中外园林荟萃的大型植物园。

  公园建设日新月异,公园管理也更加注重公益性、服务性。2007年开始,我市六大公园除特定时间外全部免费开放。2017年起,我市推出以节惠民“大礼包”,牡丹文化节期间旅游年票不受限、部分公园不收费等惠民政策陆续发布,得到市民和游客的交口称赞。

  新人在文博广场上拍婚纱照

  3 小游园遍地开花:开窗见绿,出门见园

  初秋的早晨,漫步位于洛龙区的兴洛湖公园,满目翠绿,碧波荡漾,前来运动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。

  “孩子们在草地上踢球,我们在这儿吹葫芦丝、练太极,带娃、健身两不误。”对于家门口的小游园,70岁的市民王跃民感慨地说。

  而在文博体育公园,同样人流如织,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。今年上半年开园的文博体育公园,规划用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,分为体育健身区、童梦活动区、民俗康体区、文博创新区四个功能分区,有篮球场、笼式网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和30余项儿童游乐设施,均可免费使用。

  游园给群众带来了娱乐、休闲的便利,也给城市面貌带来了“点石成金”的变化。在老城区九龙鼎东南角,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栋老旧居民楼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丽景门游园,丽景门景区的整体风貌为之一新,提升了城市形象。

  文博体育公园人气旺(本组图片除资料图片外均由记者 曾宪平 鲁博 摄)

  “以前家门口是一条水渠和密不透风的绿化带,只能远观,不能进入游玩。昔日的绿地‘孤岛’,如今是人们亲近自然、健身休闲的好去处。”洛龙区康城尚阁小区居民李露说。经过改造而成的西溪游园,沿西干渠两侧布局,渠上建有拱桥、平桥,形成游园环路;铺设有亲水步道,芍药、鸢尾、女贞、红叶李等植物错落有致;增加了趣味游园、林荫广场、休闲健身广场、公厕等。

  居民的声声称赞,得益于我市近年大力推进的街头游园建设。2016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将每年50处小游园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实事,按照“300米见绿、500米见园”的标准和“大游园提升城市形象、小游园方便群众生活”的要求,因地制宜建设小游园和街头公园绿地,打造15分钟生态休闲圈,为市民营造便捷、舒适、优美的公共绿色活动空间。

  小游园“朵朵开”,大公园“更俊俏”。2016年以来,我市对王城公园、牡丹公园、西苑公园进行提升改造,在游园环境、服务设施、绿植配置等方面均有所提升,无线网络、智能讲解、健身步道、城市书房等日渐完善,加大文化元素融合力度,为百姓游园带来更多便利。

  同时,我市部署推进“四河同治、三渠联动”,统筹推进水、城、山、田、园、林、路等综合治理和提升,着力实现“水清、岸绿、路畅、惠民”的总体目标。

  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市规划建设小游园200个,其中186个已建成投用。如今,家门口的公园已成为洛阳市民日常生活中看得见、摸得着的“福利”,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大小公园给百姓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!(洛阳日报记者 李冰 实习生 白孟凡 通讯员 张占国)

来源: 洛阳网-洛阳日报    2019-08-23 08:58 [ 责任编辑: 崔利利 ] 返回洛阳网首页>>
热点图片
版权声明: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复制、转载或建立镜像等。 联系电话:0379-65233520
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4112012002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:1608238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:豫B2—20060064  
网络服务:(0379)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:(0379)65233618 65233767 传真:(0379)65233529
地址: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:471023
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(0379)652336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