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  新闻 | 图片 | 洛阳
洛阳:沟域经济 星星火燃成燎原势

  伊滨万安山花仙谷

  漫步伊滨经开区倒盏村,古色古香的老建筑,岁月尘封的老物件,让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。从破败的郊野荒沟到新兴的民俗旅游亮点,倒盏村的蝶变,始于沟域经济的崭新理念,更丰富了沟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。

 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一种新模式。进入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因地制宜、把握规律,创造性提出了“发展山区特色产业,建设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”重大专项,充分发掘豫西山区沟域的自然景观、历史文化、特色产业等,集中培育了一批绿色生态、产业融合、特色鲜明的沟域经济示范区。

  当下,在广袤的河洛山乡,沟域经济的星星之火,正燃成燎原之势,不断开辟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的新境界。

  新安县舜王牡丹谷

  顶层设计:新路子“蹚”出高质量

  栾川县陶湾镇南沟是伊河的源头。早些年,这里一条河、两面山,冷冷清清,基础设施薄弱,产业发展滞后,沿沟分布的4个贫困村坐拥绿水青山,走的却是“靠山吃山”的老路。

  南沟的困顿状况并非个例。洛阳地处豫西,“十年九旱”的气候特征、“五山四岭一分川”的地形地貌和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客观条件,一直是横亘在山区农业发展面前的障碍。

  农业如何转型?乡村如何振兴?“十三五”伊始,市委、市政府准确把握山区农业农村发展规律,立足资源禀赋,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的新思路。

  所谓沟域经济,是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,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自然景观、历史文化、特色产业等资源,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、统一打造,力求实现富裕山区农民、城乡统筹发展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。

  在洛宁县上戈镇白河涧沟域内,采用矮化密植技术种植的苹果树长势正好

  走过发展的弯路,陶湾南沟乘势而上。今天,成片的桃树林、葡萄架替代了瘠薄的玉米地,荒芜的河沟上多了旅游慢行步道、漂流设施,老宅旧屋也大都翻修成别致的家庭宾馆,沟域面貌焕然一新,还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伊源康养谷沟域经济示范区。

  从单纯的种植业,到以生态休闲为主的服务业,新产业、新业态已然重塑山村的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,成为当地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典范。

  窥一斑而知全豹。近年,我市确立“发展山区特色产业,建设豫西沟域经济示范区”重大专项,先后谋划确定23个沟域经济示范区,实现了沟域内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产业发展、民生改善的同步推进。

  市农业局局长归宝辰表示,沟域经济为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打开了一扇窗,透过伊源康养谷的变迁,可以清晰地看到沟域经济发展的广阔空间。

  在位于汝阳县大虎岭山脚下的中农富源农业嘉年华内,工作人员在无土种植的循环供水管网前忙碌着

  生动实践:荒山沟变成“聚宝盆”

  品山水、采鲜果、忆农耕、赏民俗……新兴的沟域经济更加注重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。

  经过两年探索,各地基于沟域资源禀赋,发挥优势,突出特色,孕育了自然风光旅游模式、特色产业主导模式、龙头景区带动模式、民俗文化融合模式等丰富的沟域经济发展形态,基本形成“一沟一特色”的发展格局。

  在孟津,同盟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已形成万亩莲藕、万亩优质水稻、万亩黄河鲤鱼、万亩孟津梨等4个“万字号”特色主导产业基地;在嵩县,车村镇的明白河谷则依托白云山景区,打造特色旅游小镇,让山村旧貌换新颜;在伊滨,倒盏村主打民俗文化,让市民尽情回味旧时光……

  沟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。在实践中,我市按照“政府主导、农民主体、部门联动、市场参与”的原则,充分发挥政府、市场“两只手”作用,瞄准市场需求,坚持规划先行,集聚资源要素,推动沟域整体开发、全面振兴。

  沟域经济发展,首先要补齐基础设施短板。按照交通顺畅化、田园景观化、生活便利化、设施配套化、家园公园化的标准,我市全面改造提升沟域内的道路、水系、通信、电力、文娱健身等设施水平,实现沟域宜居、宜游、宜业。

  产业兴旺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根本。近年,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,我市各地大力培育发展特色种养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、田园综合体、特色村镇文创产业等,力促沟域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。

  在沟域经济带动下,很多名不见经传的荒山沟,发生了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,不仅成为当地群众的“聚宝盆”,亦成为城市居民回忆乡愁的“故园”和畅享自然的“田园”。

[1]  [2]  下一页  尾页
来源: 洛阳网-洛阳日报    2018-09-14 10:00 [ 责任编辑: 史戎戎 ] 返回洛阳网首页>>
热点图片
版权声明: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复制、转载或建立镜像等。 联系电话:0379-65233520
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4112012002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:1608238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:豫B2—20060064  
网络服务:(0379)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:(0379)65233618 65233767 传真:(0379)65233529
地址: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:471023
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(0379)652336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