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  新闻 | 图片 | 洛阳
荣誉见证城市发展轨迹

老城区丽景门游园

吉利区康乐街道办事处中油社区的志愿者在宣誓

  城市荣誉,是记录一座城市发展轨迹的完美注脚。改革开放以后,我市曾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园林城市、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、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、国家森林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。这一项项来之不易的荣誉,既见证了洛阳风雨兼程的发展之路,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、幸福感不断增强的标志。

  1 历史文化名城独具特色

  “昔三代之居,皆在河洛之间。”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,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,是我国建都最早、历时最长、朝代最多的都城。1982年2月,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洛阳名列其中。

  龙门石窟是世界现存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,是中国历史上繁荣时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,同敦煌莫高窟、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。我国于1985年成为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》缔约国,然而截至1999年,我国进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23处自然和文化遗产中,没有一处是河南的。

  从1999年开始,洛阳市委、市政府相继投入2亿多元,对龙门石窟进行提升改造,确保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次成功。2000年11月,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,龙门石窟申遗成功,结束了河南没有世界遗产的历史。

  2004年10月,2004年中国魅力城市展示活动颁奖盛典在北京居庸关长城举行,我市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,和其他9个城市一道登上此次活动的最高领奖台,荣获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称号。

  古都洛阳不仅底蕴深厚、名重古今,发展的脚步也走在全国前列。2008年1月,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,经过科技部专家组的严格考核认定,我市正式步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;2010年1月,我市又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。

  2 城市生态建设起步早

  行走在春季的洛河两岸,草木青翠、碧波荡漾,俨然身处“江南绿地”。始建于1997年的洛浦公园沿着穿越市区的洛河两岸而建,是洛阳的城市生态带,既美化了城市环境,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好去处。

  洛阳历届市委、市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。1997年,洛阳市提出“用五年时间建成国家园林城市”,随后以洛浦公园为代表的80多块公共绿地相继建成,使全市绿化水平迅速提高。2002年12月,洛阳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。

  洛浦公园管理处后勤科科长汤恒乐回忆,洛浦公园建设场面热火朝天,连驻洛某部都出动了官兵1.3万人次协助完成洛河大堤的增高与加宽任务。建成之后,洛浦公园迅速成为市民的热门去处,一家老小共同游园成了不少市民的最爱。

  周山、龙门山、小浪底、上清宫四大森林公园,是洛阳城区的“绿肺”,承担着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。2005年,我市全面启动四大森林公园的道路建设和苗木补植完善工作,进一步提升了其规格。

  2006年8月,总占地面积2835亩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开园,园内有千姿牡丹园、木兰琼花园、野趣水景园、万柳园、竹园、梅园等17个专类园区;植物种类超过2000种,仅牡丹就有1200多个品种;总绿地面积130万平方米,水域面积17万平方米,一年四季都有花可看、有景可赏。

  自2008年起,洛阳又确立了“牡丹山水林城,宜居生态洛阳”的基本理念,开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。到2011年年底,全市累计造林212万亩,森林抚育和改造65万亩,初步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生态通道网络,偃师市、洛宁县、栾川县、嵩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。全市经济林面积达206万亩,森林覆盖率46%,比创建前增加了3.2个百分点。

  2011年6月,在大连举办的第八届城市森林论坛上,洛阳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、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。

  3 古都绽放文明之花

  家住洛龙区奥体花城小区的独居老人刘明广,每周末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客人——来自英才社区的邻里守望志愿者。志愿者们陪老人聊天、做家务,无微不至的关怀,让刘明广的生活不再孤单。

  在洛阳,志愿者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。关爱特殊群体志愿者、清洁家园志愿者、旅游志愿者……洛阳人的生活,因志愿者而变得更轻松、美好。

  其实,这只是洛阳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方面。2011年11月底,中央文明办公示了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候选名单,我市名列地级市第7位,在随后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,我市正式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。

  这一称号的背后,是无数人兢兢业业的付出换来的。市创建办副主任蔡育宗说,当时创建工作时间紧、任务重,在中央文明城市测评组来洛之间的几个月,我市每周都要召开一次通报会,对城乡接合部、老旧小区、市容市貌等治理进行研究。此外我市独创了“米长”工作负责制,将每一平方米的创建工作都落实到具体责任人。

 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,全市2100多个道德讲堂开展教育活动2万多场次,文明河洛电视讲堂连续录制播出节目309期,直接受众百余万人次;在60多个路口建设了爱心牡丹亭、设置了智能交通栏杆,引导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养成文明交通习惯;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景区1个、省级文明景区7个,实现了所有景区文明旅游窗口、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……

  我市把“为民创建、创建为民”作为文明城市持续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让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,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2015年和2017年,经中央文明办复查确认,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。(洛阳日报记者 张宁/文 鲁博/图)

来源: 洛阳网-洛阳日报    2018-04-17 09:36 [ 责任编辑: 崔利利 ] 返回洛阳网首页>>
热点图片
版权声明: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复制、转载或建立镜像等。 联系电话:0379-65233520
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4112012002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:1608238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:豫B2—20060064  
网络服务:(0379)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:(0379)65233618 65233767 传真:(0379)65233529
地址: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:471023
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(0379)652336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