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  新闻 | 图片 | 洛阳
洛阳确定20个“河洛工匠”工作室建设项目 工匠工作室如何工匠辈出

“河洛工匠”郭卫东(左)指导员工锻造大型加氢筒体

  编者按

  一个演员表演艺术的成熟,离不开舞台的实践;一个工匠技艺水平的精进,离不开平台的锻造。

 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,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,着力构筑创新发展新高地。要大力聚才、精心育才、科学用才,把洛阳打造成名副其实的“人才磁场”。

  今年8月,我市确定了20个“河洛工匠”工作室建设项目。而在此前,一些大企业自觉发挥标杆示范作用,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。洛阳的工匠工作室现状如何?怎样培养出更多引领“洛阳制造”向“洛阳创造”转变所需的工匠?

  样本

  工匠工作室创新“火车头”

  工匠工作室,是发挥工匠技能攻关、技能推广、带徒传技等方面作用,开展培训、研修、攻关、交流的平台。

  近日,记者走进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铸锻公司,一块银色的牌匾让来访者肃然起敬——牌匾上写着“郭卫东大工匠工作室”。

  “这块牌子可不好拿。”从业30年的锻造工郭卫东已被评为“河洛工匠”,他坦言,中信重工“大工匠”的选拔聘任条件极为苛刻,只有被评为公司首席员工5年以上,善于处理生产中的各种疑难杂症,是职工公认的本工种“技术大拿”,才有资格遴选“大工匠”。而被评为“大工匠”前,郭卫东的办公室外挂着“锻造首席员工工作站”,他的创新创效活动从未停止。

  近年,郭卫东和他的团队创新锻造方法,将管模出成品火次由最初的10火次以上下降至3个火次,大大降低了动能消耗,使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;承制客户8件加氢管板锻件时,提出改进成形方法将管板凹槽锻制出来,共节约钢锭206.4吨,价值108万元。

  目前,中信重工以“大工匠”和金牌首席员工为引领,建立了以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、6个“大工匠”工作室、16个首席员工创新工作站为代表的工人创客群。工人创客群涵盖了冶炼、热处理、锻造、加工等12个主要技术工种,去年全年开展技术攻关活动926次,取得成果107项,固化先进操作法83项,申报专利13项,创造价值4420.3万元。

  创新,需要传承。

  工匠带徒弟,“绝活”代代传,是工作室的“传家宝”。

  自2008年以来,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先后成立了4个工匠工作室,并明确了其定位:近期目标是围绕产品、工艺和技术,攻难关、解难题;中期目标是传帮带,培养造就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;远期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创新支持。

  “我们是机车维保企业,机车运行条件复杂,加之近年市场竞争压力大、技术更新快,要求工人必须是能适合多种岗位的高素质、复合型人才。”中车洛阳公司工会干事李健生说,工匠们采取一师带多徒、跨班组、跨工种等方式选带徒弟,并签订“师徒合同”,将培养目标量化到学习一门理论、掌握一项技能、攻克一项难关。同时,工匠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技能鉴定、技术比武、实训指导等场合,为工人成才搭建了快速通道。

  “过去说‘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’,现在是徒弟越多荣誉越多。”工匠工作室成立近10年,除解决生产一线的难题外,中车洛阳公司电工高级技师、“河洛大工匠”李万坤和他的工作室还担负着为职工培训电工技能的任务,他甚至专门著书立说讲光机电一体化。

  近年,李万坤在技能培训工作中,充分发挥自身专长,平均每年培训400课时,成果斐然:他选带的22名徒弟中有9人成为高级技师、7人成为技师;学员闫伟强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匠工作室;在一次全市范围的专业技术大比武中,他教出的学员一举包揽比赛的前四名。

  目前,中车洛阳公司有技能员工2775人,其中80%为高技能人才。“一颗星再明亮,也没有整片星空美丽。”李万坤希望这片技能天空的“星星”再多些。

  探索

  扶持政策出台企业多有尝试

  如今的洛阳,一大批能工巧匠大秀绝活、一项项科技成果破茧而出、一个个利好政策接踵而至,引领着工匠工作室的风向,攀登着“工匠精神”的新高度。

  2016年9月,我市出台的《关于实施“河洛工匠计划”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》指出,到2020年年底新培养“河洛工匠”500名、“河洛大工匠”50名,建设100家具有地域特色、绝技绝活的“河洛工匠”工作室。同时,从薪酬制度、职称评审、人才引进、技能培训、建设经费补贴等方面,支持工匠培养和工匠工作室的建设。

  不少企业也勇于探索,在工匠培养上阔步前行。在拓宽晋升通道方面,中信重工实施“金蓝领”工程,突破一级工到八级工的传统晋升通道,为技能工人设立11个阶梯式技能等级;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设计了工匠、首席员工、岗位带头人、生产骨干四级晋升阶梯,为不同职业阶段的职工设计了努力目标。

  在优化激励机制方面,一拖集团实施了“人人提建议,建议有奖励;人人搞创新,创新得奖金”的激励机制。中车洛阳公司工匠工作室的培训活动费用由公司教育经费列支,被聘为工作室负责人的按季度发给聘用津贴,工作室成员参与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,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通过奖金等多种形式获取报酬。

  不过,在采访中不少工匠和企业负责人表示,除必要的硬件投入外,工匠工作室作用的发挥更有赖于师资力量的下沉、薪酬制度的优化、考核目标的细化以及创新氛围的营造等。从这些方面来看,我市的工匠工作室仍在不断探索,其发展和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  短板

  缺乏管理后劲人才接续不足

  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工匠工作室的管理后劲不足。”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高百宁教授表示,工匠工作室多是非正式职能机构,离开行政支持就容易“空转”;工作室成员实为一线骨干的“兼职身份”,所以工作室建设活动几乎靠业余时间完成。

  高百宁认为,当工作室建设单位不能认识到其与生产管理、产品质量、员工技能提升息息相关时,工作室建设就可能成为某个部门或领办人的工作,工作室建设活动容易变成“工作室申报”,个别工作室由于没有动态考核管理,难以持续发展,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。

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孔祥申说,部分工匠工作室不注重与科技创新部门的联动,未能及时总结推广新技术、新工艺。其与行业协会、大中专院校在技术、设备、培训等方面合作不足,尚未形成专业优势合力。

  “对于企业发展而言,传承有序非常重要,否则就会出现技术断层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工匠告诉记者,公司一线技工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,面临着知识老化、体能下降等困境,而由于薪酬水平较低,招来的大学生流失率较高,“往往是为他人作嫁衣”,不利于工作室的长期发展。这需要政府、行业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,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技能人才输入。

  “以前我们当徒弟的时候,再累的活也会坚持,觉得干不好很丢人。而现在有些年轻人比较自我,上进意识不强。”中钢耐火材料公司“河洛工匠”毛中磊说,年轻人也有很多优点,敢于质疑,创造性强,要在企业文化和职业培养过程中,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责任感,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。

  声音

  制订长远规划加强常态管理

 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,我市要想打出“洛阳创造”的“金字招牌”,就必须培育和强化“工匠精神”,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“工匠精神”的产业工人队伍。

  工匠工作室如何更好发挥作用?中钢耐火材料公司工会副主席谢耀红认为,工匠工作室要明确自身权利和责任,定期开展活动,实行目标考核、动态管理,营造公司强力推进,党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。同时,积极构建以技能水平为基础、与工作业绩相挂钩、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工匠工作室激励机制,最大限度地激发技能人才的创造活力。

  “工匠培育工作要稳固发展。”航空工业空空导弹研究院高级技师邵志永建议,发挥工匠工作室人才集聚优势,建立常态化的技能提升工作体系;聘请优秀师资,通过企业年度培训计划进行统筹管理,为工匠们提供技艺交流和培训的平台;通过工作室的技术协作和攻关,充分发挥“1+N”的育人效应。

  “洛阳装备制造技术的积累,归根结底是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积累。”高百宁表示,洛阳应结合产业发展规划,制订工匠工作室长远规划,从资金、人才、机制上为其发展保驾护航。可考虑给予工匠工作室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等的待遇,像资助企业重大研发机构一样资助工匠工作室,并在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中专门划出一块用于其研发资助,使其成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技术难题的攻关主力、中小企业的技术后盾以及技能人才的“蓄水池”。(洛阳日报记者 姜明明 文/图)

[1]  [2]  [3]  下一页  尾页
来源: 洛阳网-洛阳日报    2017-10-17 10:00 [ 责任编辑: 马佳佳 ] 返回洛阳网首页>>
热点图片
版权声明: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禁止复制、转载或建立镜像等。 联系电话:0379-65233520
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4112012002 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:1608238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:豫B2—20060064  
网络服务:(0379)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:(0379)65233618 65233767 传真:(0379)65233529
地址: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:471023
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(0379)65233605